在解放战争中元富证券,国民党军在东北战场投入了大量美械部队;先后计有新1军、新6军、第13军、第53军、第54军、第71军、第94军第43师、青年军第207师、第5军第200师一个团(被杜聿明用作长官部警卫团,后编入暂编第62师)等。
可以说国民党军最初组建的13个美械军中,有半数都在东北战场作战;其中第13军后来划归华北方面,从新1军中分出了新7军,从新6军中又分出了新3军。
在1948年辽沈战役中,新1军、新3军、新6军、第71军均在辽西战场被歼,新7军在长春投诚,第53军在沈阳投诚,而第207师也在辽西和沈阳被歼。
很显然,唯一逃走的美械军就是第54军了。
第54军是陈诚“土木系”的基干部队之一,地位仅次于第18军;后来调入驻印军的第14师就是该军本来的基干,第50师也是从该军调走的。
第54军在调走两个主力师后,仅剩下了“小弟”第198师,但后来又编入了中央军嫡系第8师和第36师,再度成为三师制军。
在1945年的整编中,该军被确立为是十三个美械军之一。
解放战争开始后,第54军改为整编师,但各部实力未损;在山东作战期间,该部留下了整编第36旅,师部率另外两个旅到了东北,并恢复改称军、师。
同时,东北方面又将暂编第57师划拨给该军,使得其再度恢复为三师制。
1948年辽沈战役时,该军正驻扎在锦西、葫芦岛,因在“关门打狗”的锦州城之外,后来成为东进兵团的组成部分,曾猛攻我塔山防线。
锦州解放后,因东进兵团阵地靠海,兵力密集元富证券,攻击正面过窄,故而选择先打廖耀湘兵团,并长驱直入解放沈阳。
在锦、葫地区的东进兵团则在杜聿明的指挥下通过海运撤走,故而第54军没有被歼灭。
不过这个军虽然没有被歼灭,但在辽沈战役的前哨战以及塔山作战期间,却也遭受重创。
据国民党军的统计,该军所辖的主力——第8师、第198师各自损失大约一个团的兵力,战损军官1260人、士兵5972人(注:此数应当包含军直属部队)。
而暂编第57师的损失最大,战损了两个半团,总计伤亡军官512人、士兵6574人。
也就是说在辽沈战役中,第54军损失了大约4个半团的实力,官兵伤亡超过了14000人。
正因如此,待第54军从葫芦岛逃走,并被转运到淮海战场后,该军军长阙汉骞自称“锦西连战,伤亡达半”;而且据报当时第54军的战力,实际不足5团——因为总计3个师9个团,折损4个半团,自然也就不足5团了。
不过看到这里的话,大家可能会有疑问,因为辽沈战役时,第4纵队所报的塔山阻击战战果为6000多人,而且还是对整个东进兵团作战的战果。
为何在这里仅仅第54军就报出了14000多人的损失呢?
这其中有几个原因:
第一:第54军所参加的战斗不止塔山之战,在奔袭北宁线作战中,东野第4、第7、第9纵队就跟第54军有过交手。
仅第4纵队在砬子山、105 高地作战中就歼敌2763人;在兴城攻坚战中再歼敌3254人。
而且在塔山阻击战结束后,该军第198师于10月下旬又攻我第11纵队阵地,也有相当伤亡。
第二:东野部队当时统计战果十分严格,实际上敌军的真实损失比我军统计的还要偏多些。
比如塔山阻击战我军报出的战果只有6000余人,但国民党军仅独立第95师就损失了两个团的军官和五个步兵营的兵力,全师仅能缩编成一个加强团。
除了独立第95师外,还有4个师参与了主攻,其真实损失必然更高。
因此第54军虽然从东北战场侥幸逃走,却也是折损了半数的战斗兵力,实力大为受损。
经此一战,第8师、第198师还能保持架子,暂编第57师基本就剩个师部,而该军的军直属队也损失很大。
所以第54军被调到淮海战场后,老蒋还以为这是个生力军,但阙汉骞可急眼了,不断上报本军其实损失很大,最终打不过去也就不奇怪了。
富灯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